1.运用电影蒙太奇的方式写一篇父与子的作文
父亲先来到了这个世上,后来儿子也来到了这个世上。
人生的路上多了一个同伴,也多了一个挚友。父亲从此再不孤独,父子俩一同匆匆赶路,一同去走人生之路。
这是一条或许曲折或许平坦的人生之路。当父亲有了困难时,第一个想起的是儿子,当儿子有了困难时,第一个想起的就是自己的父亲。
儿子小时父亲是他的呵护神,儿子大时父亲是他的智囊和参谋;儿子小时是父亲的开心果,儿子大时是父亲的顶梁柱。父亲因为有了儿子,儿子因为有了父亲可使两人曲折的人生路程变得平坦,平坦的路程变得更加顺畅,父亲因此有了加力器,儿子有了航标灯。
都说儿子是父亲的未来希望,其实也是父亲生命的延续。父亲因为有了儿子,而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,没有了后顾之忧,儿子因为有了自己的父亲,对未来生活更加自信,高高扬起生活的风帆。
父亲是儿子的第一任老师,是儿子做事的参谋,也是儿子远行的后方;儿子是父亲的未来,自己未竟的事业就在儿子身上。 儿子需要父亲照顾的时候,那是因为儿子还小,父亲需要儿子照顾的时候,那是因为父亲已老。
儿子小的时候,眼中的父亲是天下最能的人,是英雄;等儿子长大了,眼中的父亲总是那么传统,很保守。等儿子快老时,才发现原来父亲是那么英明,自己有很多不如父亲的地方。
世俗的眼光总归是世俗的眼光:三十岁之前看父敬子,而三十岁之后是看子敬父。父亲有父亲的优势,有经验,老道;儿子有儿子的优点,有朝气,创新。
父亲的成功不一定是儿子的成功,而儿子的成功就是父亲的成功,父亲的最大成功就是有一个超过自己的儿子。 每一个做父亲的都是在自己父亲的陪伴下,走完自己的前半生;而自己的后半生则是在自己的儿子陪伴子,这是一条永不间断的人类繁衍的链条。
家族是这样发展,民族是这样振兴,人类是这样生息。儿子总是在父亲的陪同下走好他的前半生,父亲总是在儿子的陪同下走完他的后半生。
当父亲做成功了一件事,人们会说:“那是由于父亲的经验丰富,”当儿子做成功了一件事情,人们还会说“那是由于后生可畏,年轻有为”。如果父亲做失败了一件事情,人们会说:“那是廉颇老矣。”
如果儿子做失败了一件事情,人们会说:“还太年轻,不成熟所至。” 人生的旅途总是要伴随着成熟和稚嫩、欢乐和懊恼、成功和失败,之所以这样才使得人生更加神秘和丰富多彩。
其实,父与子原本就是一个人,儿子是父亲的裂变,儿子是做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的委托人。儿子会为有一个成功的父亲而自豪,父亲会为有一个成功的儿子而骄傲! 父亲的最大成功就是儿子超过了自己. 下度过。
儿子——父亲——儿。
2.成长回眸700字作文使用蒙太奇手法
夕阳透过茂密的树冠洒下斑驳的碎影。漫步在林荫道上,还是那条老街,那个小巷,那个转角,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。
最近发现自己常常发呆,无聊的时候要比学习的时间多得多,一些琐碎的往事也趁机在脑海中游来游去。
2010年
发现自己忽然站在了一个人生的门槛,往日让人欢愉的校园竟在刹那间变得如此陌生,感觉像一艘顺风的船,越飘越远。我知道这个时候该做的不是感叹,而是应该和同学们一起去什么地方好好玩一场,度过这最后一个小学时期的寒假。可我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地走到这里?
2008年
悲喜交加的一年。
5.12的灾难让全国都沉浸在悲伤之中,每年到这个日子都让人感到心底无尽的痛。那一段日子,脑子里都是乱七八糟的,有时候甚至会莫名地流泪。
三个月后的奥运则又让人从大悲中来了个急转弯。那时侯家里足有4-5面大红旗,大街小巷的人们谈论的也都是那些运动健儿的佳绩,不论是自己熟悉还是不熟悉的项目,不论是看直播还是重播,自己总像是着了魔一样,举着大红旗大喊“加油”,活像一个疯丫头。
2005年
一片哭泣声中,才发现姥爷已经去世了,脑子一下子被掏空了,只是呆呆地坐着。一个关心我的人离去了,我不知道姥爷去了哪里,但我相信他肯定是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,一个很美丽的地方。
2004年
上学了!拘束后面更多的是快乐和好奇。幼儿园时总不喜欢别人说自己小,现在终于成为一个真正学生了,又有些茫然。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昂着头走进学校,我也鼓起勇气迈进了校园。
2002年
光荣的时刻虽然短暂,但幸福却永远停留在心中。幼儿园大班时,我得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“大奖”—幼儿园绘画比赛第一名,奖品是一盒彩笔,虽然它现在早已不见了踪影,但那第一次的感觉却一直陪伴着我。
1999年
没有记忆,但录像和照片明明白白让我看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,虽然依然蹒跚,但那目光中的欢愉却写在脸上……
3.我长大了用蒙太奇作文写
蒙太奇,是电影的表现手法.借用到写作中就是用一个个与中心有关的画面或故事,有目的地按某种方式串连或组接起来,使之产生连贯、对比、衬托、悬念等作用为表达文章的主旨服务.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有以下几种形式:第一,并列式蒙太奇.它是将不同时间、不同地点发生的事件,按照一定的思路排列组合,从而凸显作者的立意.第二,主观式蒙太奇.根据人物的内心活动,将多个画面或场景组接起来.它主要用来表现人的所见所感,他看到的景象,他的回忆、幻觉、思考、想象等等.一篇题为《一切为了考试》的作文记述的是一个“奇怪的梦”,作者运用幻觉、错觉的错综交叉,传神地再现了一个中学毕业生临考前纷扰杂乱的心理状态,自然而真实.字里行间跃动着一股冲动的感情——一个中学生筋疲力尽的呼喊.请欣赏作文《有斯云,有斯梦》片段:“上小学时,这个梦得到了发展.我莫名其妙地觉得,云上面有美丽的风景,奇伟的建筑,安详的村庄,辽阔的森林,但空无一人.” “升初中后,随着阅历的增加,这个梦也有了一些具象的内容.厚厚的无垠的云海上面,漂浮着——块大陆.它东面临着浩瀚蔚蓝的大海,西面是云雾缭绕、奇幻峻峭的山峰,南面有纵横的河流和秀美的瀑布,向北则是绵延不绝的草原和森林.” “每天清晨,第一缕阳光掠过浩淼的海洋,射入茂密的森林,在地上留下无数片金斑.阳光唤醒沉睡的鸟雀.凉爽的清风载着鸟雀的鸣唱飘过森林、草原,飘到大陆的中心.” “如今,我的脑海里常常出现这杆一幅图景:炎炎烈日下,在高楼大厦旁,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,在焦躁的车流,间,我汗流浃背、眉头紧锁,背着书包,蹬着自行车,艰难地穿行着.我的头顶上,灰蒙蒙的天空外,有——片厚厚的白云.白云,可望而不可及,它一次次从我的头上飘来,飘走,我却始终跳不上去.“云上的梦”,多么神奇的境界.从儿时的梦幻,到初中时对奇异而瑰丽的云中世界的神游,再到高中现实情况中对云的渴望,我们分明读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.文中云朵之上的明丽、恬静与云朵之下淡淡的悲哀、无奈.谁又能说人生不该有美丽的希冀与追求呢?第三,对比式蒙太奇.把两种截然不同或根本对立的事、人连接在一起,互相衬托,造成强烈的对比,表现出好坏、优劣等.请看作文《生命的思考》:“它们把黑亮眼珠从眼窝中探小宋,窥视着四周.那两片门扇状的嘴里常常吐出两三根细须,在水中不住摇晃…… “四十只脚在锅中沙沙作响,惊惶地挣扎着,在高高的锅里,长腿搭住了锅边,又被筷子拨进去……二十几秒钟后,它们安静下来,微微吐着水沫,脚偶尔抽搐一下,恐惧而又木然地迎接着死亡,蓝色的火苗在锅下呼呼地燃烧着,狂啸着,打着口哨.灼人的热在升腾.突然“扑棱”一声,一只螃蟹翻过了肚皮,煞白煞白的,那是一张不能动的脸,痛苦地扭曲了.其他三只,静静地不动,就在那热水里卧着,僵住了.白气升上宋了,像无数细小的纸钱.那壳儿变白了,变黄了,橘黄、橙红、绯红……滚烫的沸腾的水,哗哗地向上涌着,涌着.” 作者以对比蒙太奇的形式记录下了螃蟹的命运,活泼泼的生命到痛苦的挣扎,自然引发我们对人类生命的思考,抒情味很浓,“不著一字,尽得风浪.” 第四,重复式蒙太奇.将具有一定寓意的镜头在关键时刻反复出现,以达到刻画人物、深化主题的目的.请看《父亲》一文片段:“刚出校门他就注意到了父亲有点驼背但宽大的肩膀,还有孤单地蹲在一旁的拖拉机.那拖拉机老了,浑身锈迹斑斑的.” “他看着父亲宽大的肩膀.夕阳的余光照着父亲,照着父亲微笑的嘴角.” “夕阳又亮了些,他发现父亲的肩膀微微地抖了几下.” 文中多次重复出现“肩膀”的“镜头”:“驼背但宽大的”,“微微地抖了几下”.通过画面语言,塑造了饱经沧桑又坚强、乐观的父亲形象,讴歌了伟大的父爱.当然,特别需要指出的是,蒙太奇运用得好不好,关键看一个作者有没有深刻的思想和高尚的艺术趣味.不要把精力全部集中在花样的翻新上,追求“荒诞”“离奇”.我也是刚学习到的.。
4.作文中的蒙太奇手法
蒙太奇, 文学音乐或美术的组合体的音译,原为建筑学术语,意为构成、装配。
现在是影视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。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,画面剪辑: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,画面合成:制作这种组合方式的艺术或过程。
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,从不同距离和角度,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,叙述情节,刻画人物。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,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。
例如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进厂门的镜头,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组接在一起;普多夫金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,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,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义。